• 歡迎訪問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門戶網站——蘄州在線! 關注微信 關注微博 關注抖音 關注快手
    蘄州在線
    搜索

    來蘄春這個小村莊,邂逅一場“美麗蝶變”

    發布時間: 2022-5-25 00:17| 發布者: 蘄州在線| 查看: 3219| 評論: 0

    在蘄州鎮區東北部,有一汪美麗的赤東湖,浩渺的湖水自西向東綿延數十里,湖畔山川縱橫、林木茂密,掩映著許多村莊,邵垅村就是被湖水環抱的無數山村中的一個自然村落。

    來蘄春這個小村莊,邂逅一場“美麗蝶變”


    據老一輩人講,古時這里三面環水,十年九澇,人煙稀少。不知那一年來了一戶邵姓人家,開荒平地、刀耕火種,繁衍生息,慢慢就有了村莊,取名“邵垅”,沿用至今。這里是革命老區,趙辛初、居文煥、張翼南等前輩和先烈曾在此浴血奮戰。這里的人民勤勞勇敢、無私奉獻。然而,由于地處邊緣,交通不暢、經濟發展滯后,邵垅村多年來一直是重點貧困村。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群眾念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經,圍湖汊“人放天養”捕點小魚小蝦;圈山坡“柈柴火”賣點雜木茅草。也曾望山興嘆躍躍欲試,試圖栽種柑橘、桃李,終因諸多要素屢屢失敗。水還是那個水,山還是那個山,貧困的帽子總還是沒有甩掉。幾任班子都在探索的路上步履維艱。

    黨的十八大,如春風吹拂神州大地,也點燃了邵龍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連續幾年來,村支部書記陳建生和村兩委一班人帶領全村人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不斷探索因地制宜發展農村支柱產業的路子,改造荒山荒坡“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矢志不移,努力奮斗,用汗水和智慧書寫了邵龍村蝶變的華麗篇章。

    眾里尋他千百度

    窮則思變。如何擺脫貧困、靠什么脫貧、怎么脫貧?一直困擾著邵垅人。陳健生當上“領頭雁”后,帶著一班人充分調查研究,反復分析自然資源和地理區位優勢,自2014年以來就苦苦探求,尋找能立足自身條件發展支柱產業的路子?h委、縣政府“藥旅聯動”戰略和“李時珍文化旅游區”建設,為他們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生在李時珍的故鄉,幾百年的中醫藥文化底蘊、廣袤的中藥材生長土地空間、良好的自然山水和氣候環境,不正是夢寐以求的良方和底氣嗎。經過深思熟慮,邵垅人認為真的可以做一下“山水文章”了。

    來蘄春這個小村莊,邂逅一場“美麗蝶變”

    邵垅村版圖面積5.6平方公里,13個村民小組,328戶,1370人,耕地面積2000余畝,山林面積3000余畝,水面面積近1000畝。山水風光秀美、自然植被完好、土地肥沃、氣候宜人,具有得天獨厚的中藥材種植環境,自古就是天然植物“王國”和中藥材“寶庫”。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中藥1892種,蘄春境內就有700來種。種什么呢?古有“四寶”“蘄竹、蘄艾、蘄蛇、蘄龜”,更有銀杏、梔子、紫蘇,葛根等等許多道地中藥材。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參觀學習與考察,反復論證、多次篩選,最適合種植銀杏。對,就是它,眾里尋“她”千百度----銀杏。


    千呼萬喚始出來

    銀杏,俗稱“白果”。是一種壽命長、觀賞和藥用價值皆高的落葉喬木,其果實和葉子廣泛應用于中醫臨床,現代科學分析銀杏葉具有抗菌、斂肺平喘、增強免疫力、降低膽固醇功效,可防止動脈硬化。真可謂“寶中寶”。認準的路就要走下去,認準的事就要干起來。在“引老板,抓流轉,建場園,聯農戶,齊發展!钡乃悸芬I下,2014年9月成功引進蘄春縣明秀銀杏專業合作社進村聯合發展銀杏產業。
    來蘄春這個小村莊,邂逅一場“美麗蝶變”

    農村自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土地、自留山幾乎成了農民的私有財產,習慣想種什么就種什么、想怎么種就怎么種,要全村統一種銀杏,一時還拐不過彎來。記不清多少個日日夜夜,陳健生帶著村“兩委”一班人,先從退休老干部、黨員戶入手,全村300多戶挨家挨戶起早摸黑、夜以繼日做思想工作、算經濟效益、分析市場前景,用真情講道理,用真心勸行動。歷時三個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終于做通八成農戶思想工作,流轉近千畝荒山、坡崗地給明秀專業合作社發展銀杏示范基地,采取村民可土地入股、可在基地務工就近創收的方式帶動發展,農民房前屋后、路邊、山邊、水邊等閑散地塊發展小銀杏園。初步形成了村有示范基地、戶有試種小園,成片連作區、采葉間作區、大苗培育區、村莊美化區和道路綠化帶“四區一帶”。銀杏還真的栽起來了!初戰告捷,極大地提振了一班人的信心。望著滿目蔥郁的樹苗,陳健生感慨萬千,“跑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
    鳳凰涅槃蛹化蝶
    曾幾何時,邵垅人頭頂著“老區人民勤勞勇敢、無私奉獻,支援革命建設的先進單位”的光環,過著貧窮的日子,幾十年來,在“重點貧困村”中掙扎。如今,由于找到了發展銀杏產業的路子,特別是在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三級老促會關心和支持下,始終堅持發展“銀杏專業村”、打造“一村一品”,實行“黨建+銀杏”模式壯大村級經濟,不斷改良品種、改造基地、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來蘄春這個小村莊,邂逅一場“美麗蝶變”

    迄今為止,全村集中連片發展銀杏1600余畝,建集體場園300畝,農戶采葉場園400多畝,栽種各類銀杏700多萬株、景觀銀杏樹2萬余株、掛果銀杏近2000株。村里125戶貧困戶除8戶五保戶外,其余117戶全部實現銀杏產業脫貧。貧困戶杜光大、杜國清、張志偉、張長桂等人通過在銀杏基地務工,年凈增收8000余元,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500元,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9200元以上。他們逢人就講:“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村的好決策,我們終于脫貧了!” 2016年底,邵垅村順利通過省、市、縣、鎮四級驗收,終于成為重點出列村,村級集體收入實現了從零到15.7萬元的突破。如今的邵垅村處處栽銀杏、家家有銀杏、人人愛銀杏,銀杏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銀杏也終于使邵垅村這只歷盡滄桑的鳳凰浴火重生、化蛹成蝶,翩翩起舞。

    火樹銀花添異彩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奮斗的腳步永不停歇。黨的十九大加快了鄉村振興步伐,更堅定了邵垅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新時代的邵垅人懷揣腳踏實地建設美好家園的美麗夢想,傳承不甘落后創新創業的家國情懷,奮力奔跑在追夢征程上。甩掉貧窮落后帽子的邵垅人,終于有了干大事的底氣。近年來,邵垅人不滿足于僅僅脫貧,把目標定位在建設美好家園,為夢想增光添彩上。

    來蘄春這個小村莊,邂逅一場“美麗蝶變”

    銀杏,使邵垅人擺脫了貧困;銀杏,引跑邵垅人正步入小康;銀杏,也必將圓夢于邵垅未來。邵垅人緊緊咬住銀杏不放松,在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增加采葉的一產基礎上,嘗試著二產加工、三產旅游觀光、休閑服務等產業融合,力爭創造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利用現有的基礎筑巢引鳳,先后又引進王曙專業合作社、坤杰農場進村聯合開發銀杏產業,建設名副其實的銀杏專業村。銀杏使全村人民實干促變,村莊面貌日新月異。掰著指頭,陳健生說:近三年我們干了六件大事:修建機耕路 5 條 5000米、排水溝渠 6 條2000米、標準水塘6口、景觀池塘3口、硬化通組公路8公里;新建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衛生室、群眾活動廣場、安裝路燈156盞亮化村主干道路12公里;加大潔美鄉村投入,整治村莊環境,投資 66萬元修建26個垃圾池、全村每戶配備一個分類垃圾桶、全面實行塆組農戶“廁所革命”;投入30萬元實現自來水、通訊光纖、有線電視全覆蓋;新建異地扶貧搬遷點,解決7戶15人特困人員住房保障;投入80萬元新建銀杏文化園,做好做活銀杏文化文章,激發全村人民愛銀杏、種銀杏、用銀杏的熱情,并不斷吸引輻射周邊村居,發揮效應作用。

    如今的邵垅,遠看就是一片碧綠的園林、一幅奪目的山水畫。走近了,隨風搖曳的樹葉如扇如蝶,婆娑起舞。晨曦中,青翠滴露,令人心曠神怡。夜幕下,夕陽的余霞和路燈的燦爛交相輝映,闌珊中的銀杏恰似火樹銀花,大放異彩。村民們徜徉在綠蔭下、芳草中、花叢里,臉上蕩漾著幸福的春光。 (撰稿人:張國輝)

    文熱點

    伊人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一区,这里只有精品亚洲,人妻av中文无码专区,国产一级a 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