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八里湖三絕 文/周永紅 八里湖,舊時一片沼澤地,瀕臨長江。1958年成立國營農場,后改為辦事處,方圓34.46平方公里,是農墾系統的一個單位,屬蘄春縣管轄。經過一代一代八里湖人的艱苦奮斗,如今已經成為魚米之鄉,瓜果之鄉,長江中游北岸的一顆閃亮明珠。春日的八里湖,春風和熙,花團錦族,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我的印像中,八里湖的魚、桔和藕享譽卾東南,被八里湖人稱為“三絕”。魚。八里湖,舊時為赤東湖的一部分,水資源豐富,境內有精養魚池萬余畝。魚的品種主要有花鰱、白鰱、草魚、鯽魚、鳊魚、鱖魚、黃顙魚、翹嘴等,在“鮮甜漁坊”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三層辦公樓外墻上,有一半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廣告:63個不同字體的“魚”字對應著63種不同品種的魚,令人觀賞之余感慨萬千。在八里湖魚中有兩種魚最為奇特,一種是白鰱、白鳙魚。它們出水時魚鱗與魚鱗交界處往外滲血,魚的全身由白色變成紅色,讓人驚奇不已。一種是鯽魚。魚嘴呈粉紅色,與鯉魚嘴相似,無須,但厚巴些,粉嘟嘟的。與之相鄰的赤東湖將其注冊為“紅頭湖”商標,產品遠銷上海等大都市,價格每斤漲一倍!短I州志》上說赤東湖就是八里湖,其名可想而之。當地人也說,八里湖的魚煮的湯色潔白如牛奶,無需加油加料,無腥味,鮮美無比。沒試過,真假不敢妄論。 桔。八里湖產桔,土門桔為貴。土門,一個有千年歷史的村落,因八里湖地處長江沖積平原,是八里湖唯一一個離長江最近的山丘,地理環境優越,土地肥沃、日照及水源充足,故其桔個大、皮薄、汁多,甘甜可口,暢銷周邊縣市場,深受人們青睞。全村面積2600余畝,種植桔子面積就達800畝,年產量近300萬斤,實現年銷售收入300萬元。每年秋天,八里湖出進道路兩邊,三步一哨、五步一崗似的擺滿了賣桔子的大小攤位、三輪車,小四方桌子上堆滿了可供過路人品嘗的金黃的桔子。遮陽傘下,一袋袋包裝簡陋的桔子任人挑選,果農站在一旁叫賣著:“八里的桔子,又大又甜,l0元一袋,現嘗現賣,不好吃不要錢!边^往行人份份停車品嘗,點頭夸道:“不錯,好吃!边@情景成了八里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為促進產業升級,增加果農收入,延伸價值鏈,2021年八里湖辦事處投資600多萬元,以土門水果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建設“柑甜農場”,改造老舊果園800畝,聘請第三方公司代加工,生產桔罐頭、桔汁飲料、果酒、果糖及陳皮糖等產品,同時,由路邊擺賣到生態采摘,一產業到二三產業轉變,實現了桔子品質和效益顯著提升,每畝增收3000元以上。如今,土門桔成了土門人致富奔小康的揺錢樹。藕。有七孔和九孔,八里湖的藕為九孔!渡嗉馍系闹袊吩ミ^湖北的“湖藕”,說湖北多湖,湖泥肥沃,好泥出好藕,生長出來的藕,藕體粗壯,莖節較長,圓扁形,一般3一5節,九孔,淀粉多,藕絲多,水分含量高,脆嫩多汁,生熟可吃,或炒、或蒸、或煨湯,落口酥融,粉糯綿香。藕中佳品。作為“湖藕”中的八里湖藕,由于品質好,味道美,八里湖藕不僅國內暢銷,還出口。有一年冬天,去黃石一朋友家作客,吃飯時,女主人端上一盆藕燉排骨湯,笑著對我說,這是您們蘄春八里湖的九孔藕煲的湯,請嘗嘗味道吧。我心中一暖,忙用湯勺盛了一小碗品嘗。不錯,是八里湖的藕。朋友,秋天時,來這里品嘗美食,走時帶上一袋兩袋八里湖的桔子,保您記住這個名字一一八里湖。 顏色八里 文/鄭曉燕 三月的初春乍暖還寒,一場春雨過后的八里湖春意盎然,踏著晶瑩的露珠,循著草木的清香,我與八里開啟了春日之約。八里湖之于我并不陌生,年少時,我常隨母親往返于嫁在那里的二姨家,那時的八里目之所及皆是黃蒙蒙一片,如今卻滿眼的青蔥油綠,富足祥和,較之幾十年前已是天上地下。 綠色八里 八里湖是綠色的,它綠得恣意,綠得奔放,綠得風生水起。春雪消融,樹的葉苞初含未放之時,八里湖的千畝蘄艾基地已經有點點綠色慢慢滲出,那些柔嫩的艾葉從剛剛蘇醒的泥土中破土而出,向陽而生,它們一叢叢,一簇簇,擠擠扛扛,爭相撥節。搭乘蘄春大健康產業如火如荼之東風,精明的八里人大做“蘄艾”文章,開辟千畝坡地種植優良蘄艾,并另辟蹊徑將種植基地打造成藥旅聯動、研學體驗的蘄艾生態觀光示范區,如今,一株小小的蘄艾草已成為八里人的“致富草”! “死锖俗裱说睾椭C,厚植生態底色,將曾經鳥不生蛋的“汪洋澤國”建設成了生機盎然的“夢里水鄉”。他們順應自然,追求綠色環保,讓有機生態成為主流。如今的八里,百畝荷塘如詩如畫,千畝蘄艾綠波蕩漾,萬畝水面魚歡蝦跳。八里,一抹綠色愈發動人,一地生態愈加耀眼。 金色八里 仲夏時節,蘄漕線道路兩旁隨處可見售賣八里湖蜜桔的小攤小販,那些歲月滄桑的三輪車上碼放著一袋袋黃澄澄的桔子,煞是喜人。每每路過,我總會買上些許解饞。偶然得知,那些并非是真正的八里蜜桔,不過是以次充好的噱頭罷了,真正的八里湖蜜桔蘄春市面上鮮少有售賣。八里湖種植柑桔由來已久,由于土質肥沃,日照充足,早在六、七十年代,八里人就開始嘗試種植柑桔,如今經過幾十年的優選與嫁接,八里柑桔的口感與品質已達上乘,成為對外宣傳的一張亮麗名片! ∫荒旰镁熬氂,最是橙黃橘綠時。金秋時節,八里湖的柑甜農場迎來了它一年中最美的時光,山坡上,小路邊,綠葉叢中,顆顆柑桔如盞盞金色的小燈籠掛滿枝頭,這些金燦燦的“小燈籠”不但照亮了八里人的致富路,也甜蜜了八里人的幸福生活。 紅色八里 知青紀念館。余賽記憶館。珍貴的老照片,泛黃的紅寶書,褪色的黃布包,真實的工作日記……這些穿越時空的老物件娓娓講述著知青們在蹉跎歲月里的青春無悔。半個世紀前,來自全國12省市風華正茂的知識青年響應國家“上山下鄉”的號召,在蘄春沿江大堤上拉開了建設國營八里湖農場的序幕,那時他們大多是十五、六歲的如花年紀,在八里這一方貧瘠的土地上扎根、發芽、綻放,演繹著激情燃燒的歲月! ∥挥谟噘惔宓挠洃涴^,真實還原了知青們當年生活的場景,墻外是樸實無華的鄉村生活,屋內是知青年代的停留與再現。輕輕觸摸知青們用過的農具、炊具和寢具,我猶如在與他們隔空握手,側耳靜聽,仿佛還能聽到歷史深處傳來的陣陣嘆息聲,這些熱血青年,他們后來的日子固然有陽光燦爛,但又濕又冷似乎是主色調! 〗浭懒髂,歲月如歌,對于知青的這一段歷史,我們這一代人是沒有記憶的,然而,八里湖農場的知青紀念館和余賽記憶館卻填補了我心中的遺憾和空白,這里濃濃的時代既視感和特定年代厚重的紅色歷史,讓我恍如曾經置身其中,這里的每一段文字,每一件舊物,每一個場景,都在觸動著我的心扉,觸碰之下,目之所及之處,皆是一道道歲月的痕跡。曾經的八里湖農場,如今的八里湖辦事處,變換的是行政稱謂,不變的是八里人的創新意識與拼搏精神。八里湖不但是有顏色的,也是有味道的,生活在八里湖的百姓更是有福氣的。 八里湖雜記 文/繆永強 八里湖是蘄春縣南部的一個國營農場。不知情的人乍聽到八里湖這個名字,還以為是一個很大的湖泊。歷史上的八里湖與長江相連通,原是一片沼澤荒蕪灘涂,屬無人居住區。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組織移民來到這里墾殖開荒,圍出一塊塊良田、魚池,在幾代人的努力下,一個洪荒之地漸漸變成了今天聞名的魚米之鄉。我小時候就知道八里湖這個地方,是因為有一個親戚家在這里。每次這個親戚到我家來的時候,總會帶來一些魚、蝦、藕粉之類的東西。那時,一年到頭難得見到幾次葷腥,能吃到魚、蝦,真可謂是山珍海味。我對這個親戚好生羨慕。想像著八里湖是一個富得流油的地方,好像只要一彎腰,就能從水里撈起大把大把的魚蝦,美味享用不盡。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八里湖的水土肥沃,十分適宜發展農業生產。八里湖的人有本事,同樣的東西,在八里湖種出來的品質就不一樣。比如說蓮藕,八里湖種出來的蓮藕就要比其它地方的粉一些。蘄春人到菜場買蓮藕,問的第一句話不是“藕多少錢一斤”,而是“藕有沒有粉”。沒有粉的藕在蘄春肯定是難以賣出去的。再比如說柑桔,八里湖的桔子那是遠近皆知的,皮薄水分足,好吃不上火。因為名氣大,所以蘄春縣內大街小巷的很多賣藕、賣桔子的攤販都要傍上“八里湖”這塊金字招牌,“賣八里湖藕……”“賣八里湖桔子……” 只要這么一吆喝,生意就要格外的好些,由此可見,八里湖是多么的深入人心。在通往八里湖的公路邊上,“夢里水鄉,靈秀八里”幾個大字格外醒目。我想,八里湖首先是當年那一批知青們魂牽夢繞的故鄉。六十多年前,三百多名風華正茂的知識青年從繁華的大城市上海來到八里湖,在極其艱難的情況,參與墾荒建設,一步步把沼澤變成良田,把河溝變成魚池,在廣袤的田間地頭戰天斗地,形成了獨特的“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今天,走在八里湖的知青廣場、余賽記憶館、老家土門等知青特色印跡紀念地,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向人們訴說著那個激情燃燒歲月的故事。是追憶,更是激勵,知青文化,也成為了八里湖的一張珍貴名片。 現在到處田地拋荒現象嚴重,但是在八里湖卻不存在這個問題,相反田地還很緊俏。同樣是流轉田地,八里湖的費用就要高于縣內其它地方。八里湖的人手腳勤快,堅信只要踏實肯干,從泥土里是可以刨出金子的。別個地方的人在田里種稻谷就種稻谷,八里湖人卻一水兩用、一田雙收,在田里種稻谷的同時還套養小龍蝦,蝦肥稻香,所產的“蝦稻米”綠色生態,持續暢銷不衰。這也反映出八里湖人的頭腦很精明靈活。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八里湖在全縣率先創辦了火柴廠、水泥廠、食品廠等國營企業,開了一時風氣之先河,即是明證!昂蠡始螛,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闭驹诟烫疝r場果園里,我突然就想到了屈原的《橘頌》。柑甜農場里的桔樹在這里生長幾十年了,在八里湖這方水土的滋潤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口感品質。更重要的是,它向人們揭示了一個道理,有苦才有甜,先苦然后有甜。我相信,只要八里湖人堅守本心,未來一定可期! 八里湖的桔子 文/田蜜 我工作的第一站是八里湖中學,八里湖是蘄春縣南部的一個農場的名字,因為農場靠近長江邊,境內湖泊縱橫,據說方圓有八里,所以得名為八里湖。農場很小,僅有萬余人口,集鎮上就只有一條街,街道兩旁零星分布著賣各種日用品的商店,另外就是一家稍有規模的超市和兩家小餐館。我倘若下午有第七節課,錯過了學校食堂的晚飯,便去離學校較近的一家餐館吃飯,小店的客少,設施也就很簡陋,僅在門前搭了個燒煤的灶臺充做廚房,內堂擺了兩張桌子偏算是飯桌了,不過,吃的卻是標準的農家菜,味道一點也不必城里酒店的菜差,而且價格和分量都很公道,一份青椒炒肉就夠兩個人吃個飽。我那個時候剛從大學畢業,一下子從生活了幾年的城市來到農村很是不適應,心里頗覺煩悶,但是看到這些情況后,心里頓生了一絲暖意,浮躁的心也漸漸沉靜了下來。當然最令我醉心的還是這里盛產我最喜愛的水果——桔子。八里湖除了湖區外,幾乎都是平原,日照充足,很適宜桔子的生長,因此家家戶戶都種有一兩棵桔子樹,每逢秋日的時候,一個個碩大的桔子便掛滿枝頭,遠遠望去金燦燦的一片,仿佛天上的搖錢樹掉臨了人間。到了收獲的時候,道路兩邊便隨處可見賣桔子的果農,他們將剛摘下的桔子用小蛇皮袋子裝好擺在路邊,過往的乘客倘有想買桔子的,只需停下車談好價格直接拎上車即可,也不用過秤稱了,因為一袋桔子總也不過十幾塊錢,怎么算都是虧不了的;丶液蟠蜷_袋子一看,便都是亮澄澄的桔子,許多上面還帶著新鮮的葉子,而吃起來便會發現這些的桔子皮薄、汁多、味甘,口感遠遠超過其他地方的。 桔子收獲的時候也正是學校開運動會的時節,運動會對于學生來說是個盛大的節日,而桔子就如同過年時的喜糖一樣成為了他們的必需品,各班的服務臺前都擺滿了一大袋一大袋的桔子,學生們邊吃著桔子邊給賽道上得同伴們吶喊助威,調皮點兒的間或還拿著桔子皮互擲嬉戲,充滿著喜慶的氣氛,而地上也掉滿了他們丟下的桔子皮,遠遠望去金閃閃的一片,好像是在地面鋪滿了金葉子。學校也會給我們老師每人發上一袋桔子,拎著沉甸甸的,打開袋子拿出一看來,便發現那桔子的皮很薄很柔嫩,就如同學生粉嫩的臉皮一般,剝開了放一片到嘴里,頓時滿嘴的甘甜滑膩,直沁入心脾,好似情人輕輕的吻。那個時候,我們十幾個同事住在同一層樓上,可僅有一個同事房里牽了網線,晚上我們便聚在她房里邊看電影邊聊天,我們年齡都相仿,話匣子一打開便止不住了,一個晚上便很輕松的打發過去了,這是我們寂靜的鄉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了,而桔子也就成了我們的宵夜了,止餓又解渴,兩全其美。我在八里湖中學僅待了半年,當年我們那批年輕人也大都離開了哪里,如今都有著自己各自的歸宿,只是我依舊常想起那些時日,心里總浮顯出一絲溫馨,我想他們也大概如此吧!常坐火車的人便知道在途中經?纯创巴獾娘L景、與周遭的乘客們聊聊天,這樣可以緩解旅途的疲乏。我們乘車各有各自的目的地,自不會因為窗外的某處風景美或是與哪個乘客的話語投機便改變行程,但是他們卻能使我們漫長的旅途少幾分寂寞,多幾分歡樂,不至于到站后一身勞頓。我想,我對八里湖的記憶也是如此吧! 八里湖旁的小白楊 文/梅書海 清晨,一縷陽光吻著我的臉,把我喚醒。我穿好上衣,靠墻而坐,順手玩起手機,老戰友發來的視頻《熱血頌》開播了:“當你離開生長的地方,夢中回望,可曾夢見河邊那棵亭亭白楊?每棵寸草,都忘不了你的日夜守望,思念你的何止是親爹親娘……你奔向遠方,帶著火熱的衷腸,你和我們同在,把美好的未來開創……”。聽著,看著,我這扛過槍、練過拳的硬漢竟流出淚來,打濕了枕巾!班、嘀”,朋友發來短信問我今天去不去八里湖農場采風。唉,調節一下心情也好。去吧!車子駛進目的地,朵朵飄動的楊花輕輕地吻著我們的車窗,好像在迎接久違的故人。路邊的小草仰著明媚的笑臉,好像要向我們述說什么。整齊的職工宿舍,寬敞溜光的公路,綠浪涌動的莊稼,清澈如鏡的漁塘,既讓我感到親切,也讓我由衷地感嘆,八里湖已是舊貌換新顏,她哪里還是一個湖,這簡直是一座迷失了方向的城,遺落在鄉野間;她像一位富態的貴婦人,渾身珠光寶氣,光彩照人;她又好似一處花園,各色海棠爭相斗艷,白的如雪,紅的似火,綠葉雜錯,蜂蝶飛舞。我在蘄春農村長大,在軍營生活了幾年之后又回到蘄春工作,且第一站就在八里湖旁的國營單位,所以對此地并不陌生。那時的公路九曲十八彎,晴天灰飄揚,雨天滿地湯,客車像喝醉了酒的漢子搖搖晃晃,許多時侯只晃到上半場便爬窩了。那時候的水患很恐怖,汛期來臨,江湖相連,一片汪洋。那時候的疫情更可怕,丁螺密布,血吸蟲病流行,男人的壽命平均只有十八歲,來此地住上一兩代人,多半成了絕戶。 這么個“萬戶蕭疏鬼唱歌”的地方為什么贏來驚天巨變?漂浮的白云在凝視,站立的楊樹在凝視,躺著的湖水在凝視,我也在脈脈凝視,緊跟場領導胡書記的腳步,參觀了老鄧調解室、鮮甜漁場、生態農場示范區、農產品交易中心、湯如海社區、蘄艾館、余賽記憶館等地方,逐漸明白了一些奧秘。1949年新中國成立,拉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席幕。1953年,蘄春縣將國營農場遷往八里湖,一場滅螺、治水、治土、修路的戰役開始打響,縣委發動八萬群眾修建了赤東大堤和長江大堤,成為八里湖外圍屏障,徹底堵住了鴻塘湖的漬水和長江水的入侵。當時,父親是生產隊的副隊長,常帶人上工地參加戰斗。他回家說,好熱鬧,那是人的海,旗的海,歌的海。要搞好建設,離不開知識分子參與。1958年4月,場黨委求才若渴,抓住“上山下鄉”機遇,派中隊長符忠厚同志前往大上海招工。321名知識青年報名,離開親人,帶著火熱的衷腸,帶著親人的希望,奔向一千四百余里的遠方,來到八里湖把美好開創。知青中,有的是將軍的掌上明珠,有的是老紅軍的后代,有的是革命烈士的兒女。他們雖然過去很少接觸農活,但很快適應了臟、亂、差的環境,意氣風發,斗志昂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修筑大堤比干勁,聯歡晚會賽紅歌。嗚咽的長江曾述說:李素筱、王志強等六名知青參加搶險,不幸落水,壯烈犧牲;劉開元、王丹等八名知青被可惡的血吸蟲奪走了生命;活著的人之中,有八十二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風濕病…… 漫步在余賽社區記憶館,目睹知青那一張張豆蔻年華的照片,再看看他們住過的那一排排低矮潮濕的小屋,再看看他們工資表上月薪只有16元(扣火食費后只剩下10元),感慨萬千,同時勾出我心中的“小”來,一件往事浮心頭,催我流下了慚愧的淚水。那年我14歲,學校放了寒假,老爸一時叫我學犁田,一時叫我拾豬屎,一時叫我挑糞水滴菜地,把我弄煩了,一扭頭就跑了。晩飯后,老爸扯著我的耳朵罵:“你說你政治課考了98分,我看你是0分。你是農村伢兒,不愛做農活,你想做么事?你想當先生吶?你看看對面大隊部住的知識青年,他們哪一個不比你會讀書?哪一個沒有你長得體面,他們離開城市,支援農業生產,起早摸黑,犁耙水響。比比他們,照照鏡子,臉上有光嗎?!七十二樣,莊稼為上,不愛做農活,飯從哪兒來?!……”隔墻的二爹也來批評我,說我不會栽油菜,說我做事趕不上城里來的姑娘。說實話,我當晚的確想不通,跑到奶奶房里哭了。后來,聽了校長講話,才認識到爸沒有錯,是在滅我的嬌氣,教我接地氣,接觸泥土香,長大能與農民兄弟和得來。也認識到,中國是個農業國,大多數人是農民,農民的飯碗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學會種田,做個合格的農民也挺光榮!噘惏菽前唏g的墻上刻著過去的崢嶸,使人感慨萬分,更讓我感到驚訝和敬佩的是,六十多年過去了,竟然還有63名知青沒有返城,退休了還依然譽戀在八里湖這片土地上。我問知青鄭連根,為什么不回上海生活?他說:“這里歷屆場領導都對我們很關心,八里湖培養了我,我舍不得離開啊!'”矮屋旁那排楊樹隨著春風的節拍在輕呤淺唱。我沉思了很多,很久,差點落了伍,誤了上車。哦,上海知青多么像這些昂首挺立的白楊;氐郊依,我情不自禁地又點開《熱血頌》視頻:“當你握別溫暖的手,淚落幾行,可曾感到背影凝聚著滾燙的目光,每一顆赤誠的心靈都深深理解你,每一個熱切的向往都充滿你的力量……誰不知生命的可貴,誰沒有幸福的渴望,你默默無聞的足跡跡寫下不杇篇章……” 舊湖新貌步履艱 文/ 黃鶴 一、美麗清新的八里湖農場 2023年3月19日,我們蘄春作協一行人,走馬觀花,差不多游覽了整個八里湖。一路走來,沒看到一塊拋荒的田地, 處處是寬闊的柏油路,田成方、樹成行,民居都是齊整劃一的樓房,街道潔凈寬敞,一眼望不到頭的精養魚池和果園......聽一路為我們解說的美女向導介紹,如今的八里湖農場,有八里湖糧食生產收儲公司,中國艾都艾草館養生會所,水稻種植、棉花生產,艾草種植基地,味美鮮肥的魚和蝦,來自一個個精養魚池,珍米生產基地,柑桔、甘蔗和特色九孔藕制作出的藕粉,富含蛋白質、鐵、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各種農產品種類齊全,完全是一座生態環保、清新美麗有八里湖特色田園小鎮。 二、歲月無言,前行有聲 當我們一行人來到湯如海社區余賽記憶館,我才曉得知青,是八里湖農場一張閃亮的名片,也是一段沉甸甸的歷史。時間追溯到50年代末,60多年過去了,人間滄海桑田。昔日的知青,由漂亮的花季少女和風度翩翩少年郎,如今已垂垂老矣。當年的他們,帶著滿腔的熱血和激情,千里迢迢來到八里湖這塊荒蕪之地,為之奮斗,為之奉獻,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人生傳奇,有多太多太多的動人故事,就仿佛是歷史時空中飛過的流星,雖然轉瞬即逝,但是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在湯如海社區余賽記憶館,沿著上海知青的足跡,才知道知識青年下放到農村的前因后果。原來50年代后期,中國出現了極其嚴重的“三年自然災害”,農業大面積減產、絕產,再加上“大躍進”的瞎折騰,全國各地都面臨著吃不飽飯的問題,特別是貧困的農村地區,餓死的人不計其數。此時,有一大批新青年正趕上高中、初中畢業,能進大學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都需要到社會上就業。而當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經濟的全面蕭條,他們根本不可能都在城里能找到工作。這時,毛主席發出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說“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边@就是有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三、舊時荒湖步履堅,熱血知青來改變 知識青年下放到八里湖農場時,農場才剛建場不久,其中心區域為長江黃泛區,是一片汪洋沼澤,西面有高灣,王灣,杜灣,其北面與赤西(彭思鎮)相連,東面有土門村。當時有三百多名上海知青從繁華的大上海,,坐著輪船來到了八里湖農場,當時的環境和條件是極其艱辛,住草棚吃野菜稀飯, 點的是煤油燈,與大上海的條件是天壤之別。為推動八里湖農業產業化,知青們用滿腔的激情和熱血,投身到八里湖的建設之中。和當地農民一起筑壩、圍湖、修田.....終于將往日的水袋子、荒湖灘改造成了排灌配套、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優質農田。他們和廣大農民朋友一起勤干加實干,用城里的先進理念和自己所學的知識,成立了水稻、棉花、豆類、花生、蓮藕和魚種等研發小組,帶領廣大農民精心選定優良品種,全程指導栽培管理,確保收獲農作物高產,為蘄春的農業生產和養植,作了巨大的貢獻。 他們不僅白天干農活,夜里還為廣大的農民朋友掃盳,普及農民識字,幫他們認識到農作物的種植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識。創辦的五七干校,還為我們縣里培養出了不少的優秀干部。就這樣八里湖農場慢慢在建設,慢慢在改變,隨著不斷改革創新,勇于開拓進取,為如今的八里湖農場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起到了先鋒帶頭作用。 四、憶往追思,感慨八里湖農場的巨變 時光流轉,時代變遷,八里湖農場不覺已跨越60多個春秋。經過兩代人的艱苦創業,昔日荒涼的八里湖早已蹤影全無。如今的八里湖農場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新型現代化旅游、養生的田園小鎮。在湯如海社區余賽記憶館內,通過現在打造好的幾個文化景觀旅游區;結合各館內的實物形態,再現了當年的歷史事件,再現了當年建設者們艱苦奮斗的生活場景,挖掘提煉了當年知青,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如今,在新的歷史時期,八里湖農場領導意氣風發,滿懷豪情,帶領大家一起,圍繞“農業穩場、工業興場、城建靚場、開放強場”的總體戰略,大力調整農業結構,著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突破性發展工業經濟、民營經濟,全方位轉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工作作風,秉承舉文化之旗,聚特色之勢,立品牌之柱的理念,把八里湖農場建設成為一個靈動秀美、富裕和諧、幸福宜居的新型農場而努力。 魂牽夢縈八里湖 文/老樹 我愛八里湖,淡淡的。不為那田田荷葉,不為那滾滾麥浪,不為那陣陣稻香,不為那依依垂楊。自從蘄春有了高速公路,蘄春人開車外出或從外面回蘄春,總是從八里湖上下;以前蘄春人去蘄州城,后來人去蘄州上班,幾乎都得經過八里湖;蘄春人怎么都繞不開八里湖。我記得有關八里湖的蘄春俗語:“八里湖銳(喊、呼、叫的意思,都說蘄春話每個字有來歷,獨獨找不到銳字)老爺!旄吆i,沒有人應,白喊了,很絕望!薄鞍死锖芩嚒5赘闪!” “八里湖的馬,***,昂的昂!蔽矣浀玫谝淮慰匆姲死锖暮苫ㄊ欠奂t色的,以往看到赤西南征湖和彭思何家圍的藕花是白色的。我問我父親為什么,家父告訴我:開粉紅色的荷花是野藕,開白色蓮花是家藕。沒有考證,不知真假。我記得岳父講過,一九五四年,他和大伯到蘄州讀書,哥倆從檀林走到蘄州,要經過八里湖,要走兩天兩夜。我記得,作家群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領導、老作家,他說多年前他在八里工作,我看見他在蘄春論壇發的文章,有如陽春白雪;跟他在一起吃飯,他講有關寫作的話,接地氣,貼心貼肉。我記得,讀書時同班一位女同學是八里湖人,學習成績很好,普通話講得很好,是蘄春一中的播音員、學習標兵;同班還有一位男同學也是八里湖人,滿臉青春痘,雖然是理科生,滿分120分語文高考試卷,他得了117分!八里湖初中畢業同學,學習成績普遍較好,有幾位同學畢業后沒有聯系,還有幾位同學有聯系。我記得同村的南湖校友,我們寒假后邀到一起上學;畢業后我分到蘄州,他分到八里湖,他至今一直在八里湖工作。我記得多年前,不知什么原因,同學帶我在八里湖道班吃了一餐飯,吃的什么菜忘了,獨獨那碗冬瓜豬血湯忘不了,炎炎夏日,口齒生津,人間美味。 我記得畢業后,同學邀我去八里湖玩,在一位南湖校友家里吃的飯,不記得具體飯菜,只記得很豐盛。尷尬的是,多年后在東莞打工,一次回家在路上停車吃飯,我見到這位校友,大眼對小眼,我瞧瞧他,他看看我,似曾相識,聲音很熟悉,只是怎么也記不起對方是誰。我記得蘄春論壇有位網友叫“八里老王”,是蘄州人,在蘄春論壇紅火的時候,組織了一場中秋晚會。晚會在蘄春三江開的,參加晚會的人人山人海,老王大哥夫妻倆唱了一首歌,贏得掌聲雷動;我和另外一位網友也唱了一首歌,雖然我唱得不好,也被主持人吹到云里霧里。我記得安徽有一位網友叫“開心丸子”,她說她十六歲在八里湖磚廠打過工;我同村的一位遠房的表哥也在八里湖磚廠工作多年。想起他們,想到的是他們是忙碌的身影,看到的是他們滿身灰塵……我記得,我表姐隨姐夫由赤西農村遷移到八里水產。一家四口人住四間小小的瓦房,雖然生活艱苦,倒也其樂融融。姐夫是孤兒,跟縣里的一位領導是兒時玩伴,兩人共吃一位母親的奶水長大的;一介武夫的姐夫跟我下象棋,我怎么也贏不了他;姐夫還帶我去附近一個水塘游泳,那水塘是“湯如!眴?一次,姐夫去八里某池塘里打了兩條鰱子魚,提到我蘄州工作的宿舍,在煤油爐上加蘿卜豆腐煮了,那是我迄今為止吃到最新鮮美味的魚!在蘄州工作幾年,騎車回家,總想停下來,歇一歇腳;坐車回家,總是抬頭看看窗外,總想覓到那熟悉的身影?吹健疤I春作家群”到八里湖采風,我心癢癢的;看到作家們寫八里湖,我手癢癢的。八里湖不在乎我,我想八里湖,淡淡的。 低處的躍升(組詩) --八里湖采風札記 文/田邊 ◆富草湖 1954年。長江在外邊八里湖在里邊龍鳳山守望著看著江水浩蕩東去幾聲嘆息!水退了遺下八里湖一洼爛泥 晴秋暖陽高照爛泥灘呼呼地長草肥嫩的青草取代水將爛泥灘日漸撐高這個發大水的災年八里湖的草長得真好 湯如海北鄰挨著一個不大不小的岔湖因了一湖肥碩的草被遠近打草人取名富草湖當年昏黃的陽光脧巡后剪影出八里湖的無辜 ◆組織的力量 于是,1954年秋冬縣政府組織數萬人筑堤從金牛洞到野塘咀一條堤、路兩用的寬闊大壩將赤龍湖與八里湖隔絕防止上游水向八里湖漫溢 將西河驛農場整體移至使得八里湖農場正式成立1956年春天,一面五星紅旗在新建的八里湖農場升起高高地,迎風飄揚令八里湖人揚眉吐氣 圍墾戰役打響從治理內湖紊亂水系入手拉開三線塆主干河道圍湖造田,削高填低從余賽白堰到湯如海先易后難,分步推移 拒江水入湖!抓根本前提歷史記住1958!這一年八里湖人,蘄春人用人海戰術,肩挑車推修赤東大堤,全長14.1公里絕江患于一役!千秋功績 ◆路在哪里 原本千年沉積的湖蓄一汪通江達河的水不敢勞頓車馬,只行舟南北寬六里,東西長八里老話:八里湖“悅”老“冶”無人應答,無路可走 沒有路的八里湖有農場黨委牽頭有全國各省市伸出援手從1958年最初209名職工發展到2017年1.9萬余人先后吸納11省6市43縣人進入 3年反復滅虰螺,根除血吸蟲病筑牢一條保護人民健康路5年鑿通河港排水一體化筑牢一條高產穩產豐收路7年修通13.5公里場際交通樞紐使今日八里湖出行暢通無阻 ◆最低處的躍升 蘄春縣最低處是八里湖八星湖最低點在龍鳳寺排水渠底海拔12米,而蘄春境內云丹山海拔1124.1米,兩者落差千余米進入21世紀,爛泥灘再無爛泥湯如海魚肥水美,糧豐荷碧 商品元素引領發展布局特色開發形成產業高地今日八里湖,處處可圈可點鮮甜之鄉,湯如海魚藕獲多項專利柑甜之鄉,土門柑桔衍生多樣佳品百年余賽,散發欣欣向榮活力 現實改變歷史舊跡!但不會忘記八里湖,不再有湖。只有嶄新的鑲嵌于漕河蘄州之間一塊平原寶地綠色金色銀色,是涂染八里湖這個偌大平原的產業標記而人文資源,美麗鄉村則無與倫比 八里湖,已成蘄春富饒之地近七十個春秋,從低處一階一階挺起,充滿一股豪氣當年,一處千年荒湖淪為長泛區如今,一顆明珠鑲嵌鄂東大地請相信,八里湖會傳出更多的好消息 入土門,止不住柑甜 文/張冠 土門至尊,無形如果你愿意可以從公元前201年高空路徑從蘄春第一座縣城入土門,帶給你繁花似錦,繁星似錦 圍湖造田的人幸福其實很簡單請把縣城遷走請把八里湖總場遷走留我一片荒坡一個柑甜農場 柑橘的甜是可以行走江湖的1958年的300多上海知青據說是讀著《背影》嗅著土門柑甜而來的 父親跨攔桿,過馬路皮膚如橘,面容如橘想必不全是奔著土門柑甜而來,而去 八里湖農場 文/周志啟 一群人像流水,有著確切的依托低洼處善于兼容并蓄荒蕪中掏出立腳之地,收納青春洶涌日夜圍著誓言打漩 無論是否回流都能從水花里找到對應穩下來的湖面如同一面鏡子映出天空、山峰以及年輕的影像 而穿行堰塞,避免泡沫堆浮的過程需要站立潮頭,練習水下憋氣——允許時間放慢指引為生活留出緩沖的余地 今昔八里湖 文/龔太銀 昔日蘄春八里湖,哀歌一片鬼長呼。小蟲吸血千家冷,洪潦成災萬戶孤。石破天驚堯與舜,人歡馬叫楚和吳。停車坐愛今朝景,玉樹琪花對酒壺。 八里湖賦 文/小竹 孟春日,余和縣作協諸君乘車前往八里湖農場,觀農場美景,喜不自禁,遂以賦之。 悠悠土門,湯湯八里。引湖水入長江,筑富饒之天地。經六十年而建設,現湖光山色并蒂。果樹參疏,聞風而相與和鳴;百花秀麗,萬木蔥蘢承靈氣。如陋室之幽香,有桃源之閑逸。 壯哉知青:憶往昔崢嶸歲月,看知青農場扎根;種五谷花生,學桑麻農耕。與父老鄉親,一壺共飲;同天地日月,一燈共明。也曾育得果樹蔥蔥綠,也曾圍得湖泊冽冽清。曾經的豐功偉業千秋彪炳;如今的和諧社會華夏復興! 富哉八里:桔園攬勝,美輪美奐;艾草致富,既麗既妍。方圓百頃蓮藕,碧荷養眼;曲徑十里長廊,夕照錦緞。春來百鳥婉轉,夏至清涼纏綿。秋來果實累累,致富不忘初心;冬游幽境內外,有夢結緣康健。海拔不高,草木含翠崢嶸;幅員不廣,秋葉層巒盡染。 美哉八里:觀桔園之悠悠,賞綠水之滟滟;ü街姓依,曲徑通幽;珍珠池里孕玉華,家家意滿。艷陽高照,暢游農家小院;柳絲搖曳,徜徉湖邊鳥喧。清風裊裊,如海湯湯。往事成記憶,余賽追思甚遠;舊貌換新顏,八里鄉民同歡。抒情懷于故里,聞燕語于堂前。行走于阡陌,看錦鯉戲水;彳亍于幽境,聽蛙鳴稻田。且飲花間一壺酒,洗凡塵怠倦;也寫鄉村幾首詩,贊過往流年。 嗟夫!觀八里黨委政府,上善若水,親德親民。謀發展群策群力,親為民心中懷仁。湖光山色可養眼,河漢星辰入塵間。山河壯麗,富饒社稷。觀湖非湖,似是玉盤落凡塵;大道有道,追夢護航奔前程。夢里水鄉,發展綠色宜安居;大美八里,攜手富饒同輝映! |
近日“2022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中藥材)品牌聲譽前100位”名單
親愛的家長們、同學們:大家好!為保障同學們安全、平穩、有序返
火樣瑞金紅文/熊啟文一路向南,高速兩旁不時閃現的由紅粘土構成
本文是一篇敘述李時珍精神的專論,即嚴謹治學的研究精神,無私奉
重磅樓市利好傳來!剛剛三部門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