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走在鄉間的大路上文/寒天 打開蘄春縣地圖,如果把它看作一株艾草,李時珍故鄉中國艾都的形象就鮮活了。艾尖吮吸著浩蕩長江,它的根生長在大別山,蘄河是它的主干,田野是一片片綠葉,縱橫交錯公路是它的脈絡。初夏,萬物生長,蘄陽大地經絡通暢,血脈賁張。從高山鋪交通驛站出發,沒有噠噠的馬蹄,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新能源公汽如一駕綠色馬車,平穩地行走在鄉間的大路上。寬闊的柏油馬路,橙色的游步道,窗外群山漸行漸遠,與它一起離去的,還有那紅色記憶里的戰火與硝煙。從鄂東農貿市場過來,在艾師傅蘄艾產業園轉彎,我們進入黃岡市“十大最美鄉村振興路”劉槐線(劉榜至槐樹山),途中經過彭祖、鐵山李時珍康養小鎮,來到了苗卉基地飛躍村。灣前小河清清,農舍依山而建,行道樹紫薇、丹桂迎賓,刷黑的路面整齊干凈,好一派潔美鄉村的風景。道旁標識牌寫著:高新灣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上面有該路段管護人姓名、管護區域和管護責任。村頭共享農場,游客們可以自行采摘蔬菜,通價單品上限5斤,每斤2元。稻田摸魚親子游活動,參與者限十五歲以下孩子,必須有一位大人看護,10元一個小時。桑葚基地,一群前來旅游的人們,正在體驗采摘果實的樂趣,這里生產加工的桑葚,是天然的綠色食品。山道彎彎,出漕河鎮槐樹山村,蜿蜒而下來到劉河鎮曾蓮線(曾沖到蓮花),在張橋交通驛站怡心亭小憩,呼吸一下清新空氣,然后穿越蘄河,沿蘄太公路(湖北蘄春至安徽太湖)過青石鎮、張榜鎮,到達張花線(張榜至花園)獅子鎮郝子堡村。郝子堡交通驛站,是鴛郝線(鴛鴦橋至郝子堡)的一個景點。寬敞的休閑廣場曲榭長廊,拱橋流水,假山錦鯉點綴其間。廣場邊山頂上有一座八角亭,亭下有一處仿古建筑,正門是大別山師魂汪金權紀念館,左側是郝子堡村農村公路養護辦公室。辦公室墻上管護人員結構圖,貼著路長、專管員、護路員的照片,下面標明責任路段:通村公路5.2公里?h鎮村三級共建的交通驛站,它具備現代驛站的基本功能,同時也是鄉風民俗的窗口;▓@水庫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多年來養在深閨人未識,隨著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工程的開展,最美的環庫旅游路,給她鑲嵌了一道瑰麗的黑金光環。環庫路全長十八公里,途經花園、長林、鲇魚等六個自然村,瀝青路面,配套設施齊全。時近中午,艷陽高照,從長林村下來,走在臨水茶園游步道上,天光水色,滿目蒼翠,一陣陣茶香迎面襲來令人陶醉。冬季來臨,七星島上的水上紅葉,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據同行的資深攝影人陳頂云先生介紹,庫區除了長林美景,鲇魚村的瀑布也很美,那里漫山遍野種植的都是中藥材。走在鄉間的大路上,滿眼是旖旎的風光,我看到女人的臉上笑靨如花。本地開民宿、賣山貨的,外地來游山玩水,或者是攝影采風的,自從交通便捷后蜂擁而至。人因景美而聚集,地因人氣而名揚,人類與自然相得益彰,這個世界才變得如此豐富多彩。松樹林交通驛站,是獅子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站所在地,它不光是便民服務機構,同時配備了公共廁所、停車區和垃圾處理設施,司機們累了渴了可以在這里喝口水休息一下。華燈初上,附近居民在此載歌載舞?h農村公路管理局局長王賢德說:目前全縣有十五個交通驛站。近年來,縣里投入資金十億元,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已經建成示范線四十八條,其中綠唐線(浠水綠楊至蘄春株林唐店),被交通運輸部評為2020年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來到株林,從宋塘山莊出發,到了唐店,我在車上坐不住了,不時地起身看著窗外。一路觀賞綠水青山,同時我思考一個問題,這里能吸引書法家陳新亞,畫家李建、李友明、董輝書,收藏家梁浩等文化名人在此落戶,在外能人紛紛回鄉創業,是三角山的靈氣,還是會龍池的傳說?是大慈閣的千年茶花樹,還是沿途的蘄艾、白茶、黃精、射干?是宜人的氣候,還是山里清幽的環境?有人說,與這些都有關聯,還要補充一條:地處深山老林,交通十分便利,安居有清風明月,出門有柏油馬路。最美的農村路,有美麗的田園風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有一批砥礪前行為改變農村前途和命運,創造人間大美的人。走在鄉間的大路上,我瀏覽著腳下這片土地,看到了公路建設者們奮斗的足跡,明白了他們在烈日暴雨下堅守的意義。 02 一路希望文/周永紅 前兩天,跟隨蘄春縣農村公路局的同志到縣內部分鄉道走馬觀花地跑了一趟。說是讓我們看路,實則為觀景,走在路上,讓人有一種“車在路上跑,人在畫中游”的感覺。那一條條寬闊的瀝青道路環繞于鄉村山水間,穿越于阡陌之中,筑起了鄉村人的夢想和希望,助燃了鄉村振興的紅紅火焰。行走了大半天路,坐下來細細思量,有驚喜,有感動,更有佩服。驚喜的是:一路一風景,一路一產業,一路一特色;感動的是以路美村,以路興業,以路富民;佩服的是蘄春公路人在“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中,僅僅幾年時間便高標準建設“四好農村路”示范線48條235.6公里,配套公路安防1350.4公里,提檔升級農村公路856.6公里、塆組公路約1080公里、改造危橋232座,景點交通驛站15座,種植綠化景觀樹木1.8萬余株。全縣農村公路實現了“塆塆通、路路安、條條暢、處處美”。2019年躋身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行列,其中縣道“綠唐線”被國家交通部評為2020年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令人矚目!八暮棉r村路”是新時代的城鄉融合路,是強村富民路,是幸福路,是希望之路。一批批旅游景點、田園小鎮、特色產業村、美麗鄉村……因路而起、因路而變、因路而興,因路而美。路成了鄉村經濟的發展動力。這是高山鋪紅色行軍路,全長近3公里,位于著名的高山鋪戰役所在地。原是柳界公路高山鋪段,曾是“高山鋪戰役"的行軍路線。1947年10月26一27日,劉鄧大軍在高山鋪地區巧布“口袋戰”,殲敵一萬七千余人。1984年,柳界公路改擴建,截彎改直,將此段路割了下來,變成了無人管理的土路。長期以來,路面坑坑凹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20年,高山鋪村作為全國千名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之一,迎來了發展機遇,縣里投資1700余萬元,按照規劃設計的“一路一館一站一產業”的要求,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對行軍線路整治、擴寬、加固、硬化和灘鋪瀝青,接通省道,在其交界處建了一個占地3000平方米的交通驛站,配套設置休閑廣場、交通公廁、觀景長廊,可賞景、休憩、娛樂、停車、加水。每天晚上,休憩廣場燈火通明,歌聲飛揚,周圍男男女女在這里跳著廣場舞。沿線還興建了“高山鋪戰役紀念館”、游客接待中心和紅色交通驛站等配套設施,新建蘄艾、山楂和葡萄三大基地,讓高山鋪村迅速地成為紅色旅游、觀光休閑一體化的紅色美麗示范村。每年接待縣內外游人萬余人。這是一條產業路,致富路。劉槐線全長13.2公里,途經蘄春、武穴兩縣三鎮、八個行政村,在蘄春縣漕河鎮境內有7個村。上世紀九十年代前,這些村由于地處丘陵,交通閉塞,村窮民貧。那時,我在清水河鄉工作,曾在這些村住過五年隊,騎壞了3輛自行車。有一年在彭祖村住隊。這個村唯一進出的道路是一條2米來寬的機耕路。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孔雀東南飛”了,留在家里的多半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該村出產的山藥,皮薄而帶黃色,狀如手掌,淀粉多,屬黎企山藥。在鄂東南比較有名。每年村民要種200余畝,每到收獲季節,村民起五更睡半夜,要么肩挑背駝,要么騎自行車運,要么用板車。到近2O里外的縣城去賣。一些商戶想來收購,看到這樣的路,紛紛打退堂鼓。村民田某騎自行車運山藥還沒出村,下坡時,因車剎失靈,連人帶車沖到路邊溝里去了,要不是同伴及時將他送到醫院,恐怕早沒命了。我和村“兩委”一班人也想了辦法,找了縣里相關部門,因種種原因,無奈,紋錢逼死英雄漢,路,沒有修成……2015年,縣農村公路局實地考察后,會同漕河鎮拉通了劉槐線水泥路面。沿線各村如虎添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招商引資,發展產業。去年,縣農村公路局又對路面升級刷黑,配套完善安防設施,栽種紫薇、丹桂等景觀樹,沿線建設了交通驛站、觀景臺、侯車亭。暢通了致富路,美化了環境,壯大了產業,初步形成了“劉榜的白茶”“彭祖的山藥”“鐵山的蘄艾”“飛躍的花果”“槐樹山的油茶”等特色村。2021年,劉槐線獲評黃岡市“十大最美鄉村振興路”。也是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路。這是綠唐線,讓你“春賞格;,夏游屏風寨,秋聞桂花香,冬拍山雪景”,住農家店,吃農家飯,品農家菜,讓你流連忘返。這是張花線,帶你去參觀大別山師魂汪金權師德教育基地讓你靈魂受到一次洗禮,讓你感受到“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偉大;這是張年線,也是一條鄉愁線,徜徉其中,讓你不忘鄉愁,記住鄉愁……一條路帶富一方百姓,面對如網的鄉道,如畫的鄉道,我想起了在綠塘線看到的一副對聯“一路山水一路景景景皆美,百年奮斗百年夢夢夢成真”。致敬,蘄春筑路人。 03 詩情畫意艾都路文/繆勇強 我站在槐樹山之顛,俯視腳下,山的這邊是漕河鎮黃廠片區十多個村,劉榜、鐵山的連片蘄艾種植基地滿目蒼翠欲滴,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艾香;山的那邊是劉河鎮蓮花片區數個村,茶葉、夏枯草、山藥等等,富民強村的產業發展形勢十分喜人。昔日這里可算是窮鄉僻壤,現在卻因為一條條“四好農村路”的建成,鋪就了沿線群眾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時代的飛速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從公路交通的變化就可窺一斑。暖風拂面的五月,我和一群朋友們在公路建設者的引領下,實地感受了艾都蘄春縣“四好農村路”建設成果。建好、管好、護好和運營好農村公路,謂之“四好”,讓人們早已忘卻了當年泥濘不堪的羊腸小道的模樣,不再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之感慨。在翻山越嶺中,我們絲毫沒有舟車勞頓之苦,耳聽之一個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感人瞬間,目遇之一道道亮麗的風景迎面撲來,一路上無不充滿著詩情畫意,令我不禁對主其事者肅然起敬。交通是人類文明演進的重要方面。在歷史發展的每一個進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交通發展的軌跡。沖鋒號急促高昂,有的揮舞紅旗,有的手握鋼槍,一個個目光堅毅……我們駐足在高山鋪紅色行軍路交通驛站,一組雕塑和浮雕紀念墻再現了當年高山鋪戰役烽火歲月。1947年秋,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奠基之戰——高山鋪戰役就發生在這里。今天,這里作為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之一,村口高大的“紅色行軍線”標識牌十分醒目,新建的柏油公路直通高山鋪戰役紀念館,公路沿線戰壕、行軍古橋、烈士墓、練兵場、將軍亭等紅色遺址遺跡,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游人;痉鍪璧孳],大氣舒適、功能齊全的高山鋪交通驛站,可為過往行人提供賞景、休閑、停車、加水等有內涵有溫度的服務,讓人們在這里流連忘返。一條蜿蜒的公路,帶著你去往遠方,一個美麗的驛站,吸引你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公路與驛站相得益彰。高山鋪,這個因古時官府設有急遞鋪而得名的地方,今天依舊延續著它的使命。在蘄北山區獅子鎮,最美環庫旅游公路繞花園水庫一整圈,依山傍水而建,全長17.289公里,連起了沿線的幾個村落,七星島、順元觀、響水崖瀑布等,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被串在了一起。車行在寬敞平坦的公路上,貼近山的肌膚,洞察水的心靈,在群山中起伏的公路,銜遠山接近水,跨越一座座山嶺和溝澗,好似一條巨龍纏繞著翡翠般的山巒。往往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公路直插云霄繞過山坳,豁然開朗之間,迎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沖破了大山的阻隔,載著希望奔向了未來。車子在經過明代開國功臣康茂才故居旁邊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人生,康茂才這個六百多年前戰功卓著的戰將?得拍贻p時通曉經史大義,是元朝進士出身。元末天下義軍四起時,正所謂“好漢護三村,好狗護三鄰”,康茂才在家鄉招兵買馬保衛鄉里。在困頓之余,他發出“茫茫江滸皆魚鱉,何處堪容魯仲連”的感嘆,以戰國時著名謀士魯仲連自況。后來康茂才追隨朱元璋打天下屢立戰功,嘉靖以來《蘄州志》評價他“破蘄黃,戰鄱陽湖,圍武昌,收湖南,伐吳逼蘇州,從征齊魯、關隴,節制太原,再征漢中,所在有功!笨得诺拿烂Ч帕鱾,通過戲劇、評書、小說等形式一直演繹到今天,所以宋濂為其撰寫的墓道碑銘中有“令名垂于竹帛,重祿延于子孫,公其可以不朽矣”之語。努力創造歷史者,必然被歷史所銘記。而現在我們腳下這條用汗水和智慧澆灌而成的公路,建設者們一路艱苦鏖戰、披荊斬棘,也許在十年、百年之后,這里的山山水水,依然在講述著今天的故事。車子行走在交通運輸部授予的“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之三角山旅游公路上時,每一個人不禁都在思索,是什么讓這條路在全國不計其數的農村公路中脫穎而出?很快我們就在眼前的所見所聞找到了答案。這條公路建成通車以后,沿線七個村借勢騰飛,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走出了一條“黨建+文化+旅游+產業”的多線融合發展之路,成為遠近聞名的宜居、宜游、宜養、宜業的網紅打卡地。賞不夠的是屏風寨的高大險峻、三角山的千年古寺、會龍池的神奇傳說、烈馬嘴的潺潺流水……一處處風景因路而美;道不盡的是蘄艾、油茶、黃精、銀杏、白茶……一個個產業因路而興。品茶,望山,戲水,養心,夏日與微風,野花與蟲鳴,只要閉上眼睛這樣想一下,我就感到一陣愜意涌上心頭。一條條蜿蜒縱橫的農村公路,串聯起艾都蘄春大地的秀美山河,托舉起群眾的幸福生活。我一路走來,所遇到的每一個笑臉,每一處風景,感到都是對公路建設者們最好的贊譽。艾都蘄春鄉村振興的夢想,在“四好農村路”上延伸! 04 腳下的路文/梅書海 活了幾十年,走了千條路。赤腳走過,穿鞋走過,騎單車走過,開轎車走過,路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的烙印。四十五年前,我腳下的路是一條蜿蜒曲折,凹凸不平的泥巴路。路寬只有一米左右,如果不小心,路兩旁的芭茅草會毫不客氣地碰你一下,把你劃傷。天晴數日,即便是起小風,也會灰塵飄揚。遇到下雨,那就更糟糕,鞋上的泥巴會越走越多,走不了十步就要停下來磕鞋上的泥巴。有個殘月雪夜,娘叫我隨她上街賣柴禾。她擔兩捆大的,我擔兩捆小的,踏上了鄉間泥濘路。中途休息時,我說:“媽,這沒有一腳好路,好難走,柴還是不賣了,學費交不成,大不了我不讀書,回家放牛!蹦锇l脾氣了:“瞎說!沒有志氣的伢兒。不賣柴,不上學,你明天就莫吃家里的飯,討米去!難的時候要朝好處想,前幾十年,家里點桐油燈,現在怎么用上電燈了?!路也是一樣,會變好的……”果然,這條路逐漸發生了驚天巨變,變得我都不認識了,昔日的龍形窄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筆直的、十六米寬的水泥路,路肩還栽上了綠化樹,安上了導向牌。路上,見不到肩挑背馱的人,只見到裝滿沙、水泥、木材、山貨的汽車,還有上集市、進縣城的摩托車隊。這條路進入了路網,網住了新農村的小康夢,樓建起來了,手機用起來了,小汽車開起來了。 三十二年前,我在縣交通局辦公室工作,經常隨局長外出調研,全縣公路給我的印象是:雖然四通八達,雖然縱橫交錯,但通車里程僅626.4公里,硬化率只有百分之五,無論是主干線,還是支干線,大多數是黃土和石子鋪成的;路面坑坑洼洼,難了司機,苦了旅客,忙壞了養路工,可以說是事故頻發,怨聲載道。路迢迢,情悠悠,現如今,通車里程3644.29公里,柏油路已通鄉鎮,水泥路已通村通組,硬化率達到百分之百,人民群眾收獲著屬于他們的苦盡甘來。二十二年前,我在達城鄉政府當站長,除搞好廣播管理外,還重點負責村村通工作,整天騎著摩托車翻山越嶺,找村干落實整網。有一天,分管鄉長問我,三角山、會龍池、黃泥坳這三個村的有線電視建設怎么還沒有動靜?我說基礎建設已接近山腳,因為資金缺口和村干配合不力,所以還沒有進展。鄉長表示再開會督辦。其實,資金和村干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我想把那些村的工作往后挪。那么陡峭的山,那么狹窄的土路,我曾騎摩托車上去,翻了車,差點把小命丟了,現在又要組織民工抬水泥桿子上去,怎么上去啊?!萬一出事故,造成民工傷亡,我又會吃“藕”。老領導的話在耳邊回響:“他們路冇修好,你就莫架線上去,莫蠻干!看不成電視也不會死人,你急個什么呢?!”妻子也叮嚀:“你在黃泥坳出車禍,把人家豬娘撞死了,賠了八百塊,你月工資只有兩百多塊,再出事了,你就喝風吧!”分管局長說:“你說三角山工作難搞,那我問你,打仗難不難?當年劉伯承元帥五十五歲了,還登上那山搞勘察,布置高山鋪戰役哩!” 局長說的有道理,工作再難總沒有打仗難,辦法總比困難多。我繼續爬山做工作,率先在黃泥坳村建基站,搞起了微波聯網,解決了山區看電視難的問題。雖然只可看幾個臺,但從鄉親們遞來的香煙和茶水中,我感覺到他們是滿意的。曾記得,那個楊花飄飄的日子,三角山旅游區開發戰役打響了,周鄉長率領二十八個部門負責人上山開會,反復強調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抓好管理的同時要搞好服務,要出錢出力,盡快修好旅游路,發展山區經濟,改善群眾生活。只可惜啊,會后,下山途中,他因車剎失靈,撞上一棵樹,流了很多血。工作久了,人混熟了,我愛上了山上的紅葉和竹海,真想在這里干一輩子!遺憾,局里一紙調令,我這塊“磚”移到另一個地方工作,直到退休也未曾回來過。 ……今年5月9日,我隨作家采風團觀看“四好農村路”,又來到當年工作過的地方。邂逅故里,掠開歲月的風霜,曾經的山水,曾經的面龐,我們相互尋找,笑容,慢慢從皺紋里漾開。一條寬九米的柏油路像一條沒有盡頭的長繩,纏繞山腰,越過山崗,飄蕩在三角、會龍池、黃泥坳的大地上。路修好了,電視線、電話線、網線、電燈線如春蠶吐絲,紡織著一棟棟小洋樓(土木結構的矮房絕跡了)。我走進一家農戶,問現在電視能收到多少個臺,她樂呵呵地說能看到一百多套節目,還說如今的日子太好過了,不愁吃,不愁穿,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玩手機,再也不用下山看戲了?h農村公路局王局長告訴我,這里只是冰山一角,我們還修好13.2公里劉槐線,17.2公里環庫線,7公里曾蓮線,8.7公里的彭余線,5.2公里張年線,12.5公里張花線,還興建了“高山鋪戰役紀念館”……我靜靜地想,路是一個地方通向另一個地方的橋梁,更是一個地方從貧窮走向富有的橋梁,這么個偏僻的山區,能有這么好的路(綠唐線被交通部評為“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筑路工人一定淋過綠楊的雨,發梢一定飄過三角山的雪花,他們一定在清晨吵醒過黃泥坳一顆露珠的美夢。他們一定經常用那雙布滿繭花的手,寫綠色和黑色的詩行。我感嘆,路是一首歌,浸透歲月艱難的音符在心中跳躍。交通部門的干部職工,以鐵釬為筆,以大地為紙,以身軀為杠桿,以腳尖為支點,撬動了幾十公里長的臥龍。會龍池邊一盞盞路燈,像哨兵,站立在路旁,燈下格外鮮艷的五星紅旗在迎風飄揚,似乎在向游客述說什么。母親節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母親朝我走來。她說:“海兒,你在清明節給我燒的錢,收到了,一數有三百萬。我曉得你有錢,你有工資,還有稿費,還有教書費,可是有錢也要省著花呀!你哥不在了,你弟弟老三、老四、老五沒有工作,國家不發錢,你要多接濟他們啊!”我說,您莫操心了,弟弟們都會做生意,一年賺三十多萬,不需要我接濟啊!她又說:“我這深山古洼里,也沒有個人家,鄉里為么事要修那么寬的水泥路呢?”我告訴她,那是在搞旅游區建設,以后會有很多人去您那里游山逛水,您也不寂寞了。她還說:“上次我回家,看了九間房,冇見到一個人,你們都去哪兒住了?”我說,買房了,搬家了,我和老三老五住在縣城,老四住在省城。母親笑了,豎起大拇指,說:“好啊!好啊!你們走好運了,走上了發財路……” 05 車在路上走,人在畫中游文/黃鶴 一、高山鋪紅色行軍路、交通驛站2023年5月9日,蘄春作協20多位作家老師,在蘄春農村公路局相關人員的帶領之下,花了大半天時間,參觀了蘄春上半縣四個鄉鎮寬闊、平坦、蜿蜒而又美麗的四好公路。第一站,我們來到了蘄春縣城東高山鋪紅色行軍路、交通驛站。據蘄春縣農村公路管理局美女導游介紹: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文化,蘄春農村公路局,先把這邊的路修好之后,又在這里興建了高山鋪戰役紀念館,并完善了相應的配套建設,打造高山鋪紅色文化旅游景點,如今這里面貌煥然一新,每年接納游客上萬人,再也看不到當年戰爭的殘酷和血腥。呈現在紅色行軍路周圍是各種花卉次第盛開,香氣四溢,每個品種錯落有致,一路芬芳,煥發出勃勃生機,春和景明,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每逢雙休或節假日,城區附近的居民便攜家帶口,來到這里走一走,給孩子講當年高山鋪戰役的故事,領著家人去高山鋪戰役紀念館,讓孩子們打開了視野,也開闊了眼界,也增添了不少知識。二、劉槐線是暢通百姓的“幸福路”古人說:產業圍著路邊建。你看劉槐線,那條曾經高低不平且七彎八拐又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砂石土路,雖然不長,卻途經兩個縣三個鎮七個村就是最好的例子。路沒修之前,人們出行不便,辛苦種出來的農副產品,輕易不能運出去換錢,更多的是腐爛變質壞掉.....如今劉槐公路的建成,構建了一條從漕河到劉河、青石的新通道,緩解了下蘄線的交通壓力。助推了漕河鎮的產業發展,帶動了沿線鄉村旅游和商貿、物流的興起;陸續引進了劉榜艾師傅蘄艾產業園、藝術創業基地,彭祖、鐵山的康養小鎮,飛躍的花卉苗木基地等。為廣大農村引來了人氣,積聚了財氣,盤活了經濟,有力地支撐起了“三農”發展,有效助推了鄉村振興。三、張橋交通驛站當載著我們的中巴車停在張橋交通驛站時,只見一簇簇鮮花叢中,一塊巨石上刻著“張橋交通驛站”六個大字。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頗具美感、立體感、層次感的綠色長廊,寬敞、平坦、蜿蜒又整潔的公路,令人心曠神怡,仿佛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畫軸,真正是車在路上走,人在畫中游……與其說這是一個交通驛站,不如說這是一個美麗的鄉村景點更合適。以路為依托,公路沿線各村競相發力,破題發展,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多元培育產業,形成“一村一業、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一條條農村公路直抵田間,打通了特色農產品運出去的“最初一公里”,讓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動更加順暢,打通了道路,盤活了經濟......四、環庫路因勢就形,景色十分迷人坐在車上目睹這一路的變化,看獅子鎮的環庫路,途經花園、長林、鲇魚等6個自然村。公路配套設施齊全,四通八達。環庫路因勢就形,充分利用區域內島嶼多,岸線長的地理優勢,修建了茶園游步道、水上紅葉觀景臺等,尤其是秋冬時節,長林村的水庫岸線和七星島上的紅葉林,串成一片,加上七星島夜里星空璀璨,景色十分迷人,吸引了周邊城市眾多游客結伴前來旅游觀光。真正做到農業因路而興、農民因路而富、農村因路而美!因為四好公路的修建,當地特色風味的農家樂與度假客棧應運而生,真正將當地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特色產業!環庫路既是旅游觀光路更是當地鄉親發家致富的希望路!五、愿四好農村路遍布蘄春廣袤鄉野一條條農村公路貫穿城鄉,在宋塘村就餐完畢后,中巴車帶我們一行來到綠塘線,據說這是特意為三角山旅游風景區打造的旅游公路。我想起10年前去游三角山時走的那條坑多、坡陡的破損不堪的水泥砂石土路,現在游客如織,早已是今非昔比了。是的,這一條條農村公路串村連景,將路域環境整治與改善人居環境有機結合,把美麗鄉村建設推向新高度,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正如蘄春農村公路局的領導所言:切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不僅助力我國農村交通運輸整體面貌一新,更讓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幸福感日益提升。與其說鋪下的是路,連起的是心,不如說是條條通往農村致富的路。讓“四好農村路”遍布蘄春廣袤鄉野,必定能助力新時代新農村升騰新希望、煥發新活力、譜寫新篇章! 06 希望之路文/吳小紅 像一條玉帶斜掛于青山碧水之間,又像一根銀灰色的繩子把許多個秀美的村莊緊緊相連;更像人體的大動脈,從心出發,向身體各個臟器輸送營養,滋養全身每一條經絡。它,是一條路,一條希望之路,一條富民之路。石榴花開的季節里,走在這條干凈、規則、有美麗的曲線和弧度的環庫公路上,黃色的分界線和白色的規則線十分醒目,很難想象這是一條農村的公路。抬頭即便看到藍藍的天,白白的云,環顧四周,目之所及,青山嫵媚,花園水庫的水面波光粼粼,山環水抱,別有洞天。若是邀上三五好友,駕舟湖面,“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有蘇仙筆下的西湖之韻,“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贝撕m然不是西湖,卻又勝似西湖。船在水上走,人在畫中游,不遠處似乎有人在哼唱韓紅的《天路》,“清晨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看那鐵路修到我家鄉!边@條修到我的家鄉艾都的路是一條神奇的路,致富的路,振興的路。不信你看——公路的右邊是三木藥材基地,蘄春縣李時珍藥物種植場,紫色的夏枯草花兒在陽光下開得正艷。那前邊還有愛加艾幸福加工廠,常年收購長林村、鲇魚村、花園村、於沖村、蒼寨村等當地村民們種的蘄艾;公路的左邊是蘄春縣龍祥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蘄春縣長林油茶基地。環庫公路旁,花園水庫邊兒上,一壟壟茶葉長勢茂盛,依山而居,頗俱匠心的建設者們在一層層茶地中間掛一只大茶壺,靈氣凸顯,于山水之間品一壺當地的山茶,豈不快哉!緩步前行的途中遇見一位當地的村民,背著簍子,我忍不住上前問道“大爺,你們以前這里的路是啥樣的?”大爺的眼笑得瞇成了一條縫,他望著公路前方的水庫深情地說“這條路啊,以前只要車子一跑,車屁股后面都是灰,嗆眼睛喲!下雨天濺你一身泥!坑坑洼洼的路不平,現在黨的政策好啊!我們村子現在漂亮了!”滿滿的幸福感溢于言表。農村的面貌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啊!得感謝黨的好政策,“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黨的政策像一夜春風吹遍神州大地,無數個美麗鄉村像大姑娘一樣出落得亭亭玉立,大方得體。要想富,先修路。蘄春縣農村公路局響應黨的號召,心系民生,積極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牢記“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四好公路宗旨,全長17.3公里的環庫公路僅花一年的時間,被農村公路局的干群們修葺一新,舊貌換新顏。因為一條路,這個當年貧窮落后封閉的庫區與外界搭起了一架連心橋,不光是種植業,養殖業漸次興起,觀光旅游業因為這條路的修建得到了迅猛發展!俺, 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杯h庫公路的秋天,是另一番景致,是一幅更加瑰麗的畫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一到秋天,公路旁的紅葉像晚霞一般紅彤彤的惹了游客的眼,水庫岸線和七星島上的紅葉林十分迷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蔽耸韧獾谋姸嘤慰颓皝碛^光旅游,給當地的經濟帶來了飛速的發展。一條路千山萬水,一顆心無怨無悔。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注民生,心系農村,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是新時代新征程的基點,蘄春縣農村公路人在這條路上辛勤的耕耘,換來了老百姓們由衷的幸福感。這是一條希望之路,我仿佛看到了這條路在不久的將來走向了世界,走向了未來,路兩旁的艾香飄到了世界各地,國內外的游客紛至沓來,欣賞公路旁水庫邊的紅葉,紅遍了天。 07 在會龍池驛站文/張冠 和采風的蘄春作家一起去赴一場會龍池初夏約會會龍池不只是株林鎮美麗山村更是綠唐線新時代地標 綠唐線是全國最美農村路具有拉伸能力往上拉,會龍池成為三角山上神仙眷戀的天池往下落,會龍池成了鄉親庭院清冽甘甜的天井 筑路人和行路人都需要歇腳在會龍池交通驛站小憩有人將綠唐線拍出巨龍意境我卻將它看作人間一縷炊煙 花草蔓妙,山風輕拂白天也會幻化些許憧憬你想要夢見什么會龍池就會呈現什么 08 在蘄春鄉村公路上踏歌(組詩)文/吳先和 ■紅色行軍路 再也看不到戰爭留下的痕跡只見一條寬闊的瀝青鄉間馬路向前延伸、延伸…… 路旁,村莊錯落有致櫻花盛開,桂花樹葉墨綠鄉村休閑廣場就立在路邊上 誰能想象,這就是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一個戰役的地方高山鋪戰斗,殲滅敵軍一萬七千余人 踏上這條紅色行軍路,看到的是一幅綠色、和諧、美麗的鄉村畫卷還有那一張張笑容滿面的鄉親 ■劉槐線 這條鄉村線路不長卻經過兩縣三鎮六村柏油馬路在丘陵中穿過起起伏伏,彎彎曲曲極像是鄉村的詩行 路旁的紫薇正鬧著花開一村一個景,一村一個特色劉榜有蘄艾產業園彭祖、鐵山有李時珍康養小鎮飛躍則是美麗的桑椹園 一條瀝青柏油路,勾畫著鄉村的美景,展示著沿途鄉親花開的日子 ■張橋交通驛站 與其說這是一個交通驛站,不如說這是一個美麗的鄉村景點更合適鮮花叢中,一塊巨石立著,巨石上刻著“張橋交通驛站”六個大字陽光里,是那么耀眼和醒目 驛站的旁邊,是一個帶著古典味的長廊紅燈籠懸掛在廊的橫梁上風鈴聲在廊角邊悠揚那廊的盡頭,是一座八角亭子 再遠處,是一片楠竹林竹林間,隱隱約約顯示出零星的民房,炊煙裊裊一幅鄉間美圖,不需添色 踏進張橋交通驛站你就走進了美麗鄉村的畫卷 ■環庫路 中巴車駛進花園水庫的環庫路庫內清水碧波,群山環抱瀝青路沿庫邊的山腳向前延伸林中鳥鳴不斷,悅耳動聽 路邊,民房零星座落,是那么安逸和溫馨像是路的音符,更像是水庫的句子車不緊不慢地前行,一道道景色掠過風光醉人,一幅幅被攝入大腦里 春天杜鵑花紅遍山嶺夏季路邊的樹葉綠得流油深秋七星島上那紅葉林能迷死你寒冬庫內則是一幅巨大的素描 環庫路,是旅游觀光路更是鄉親致富的希望路 ■在蘄春鄉村公路上踏歌 彎彎的蘄河,是記憶的開篇鄉村公路提標,在蘄春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一條條瀝青鄉間柏油馬路,極像是一根根脈絡,布滿著全縣鄉村把所有的村莊連接,串成了一首鄉詩 一條鄉路,一片風景路美了,鄉村的笑容美麗動人路寬了,鄉親的日子更是紅紅火火 這路呵,是《鄉歌》的五線譜這路呵,是鄉村的致富橋梁這路呵,是農村通往城市的紐帶 蘄春的綠唐線鄉村公路成為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是全國鄉村公路的標桿 讓我們在蘄春鄉村公路上踏歌吧!去唱響我們美麗的鄉村去嘹亮那充滿希望的田野 |
近日“2022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中藥材)品牌聲譽前100位”名單
親愛的家長們、同學們:大家好!為保障同學們安全、平穩、有序返
火樣瑞金紅文/熊啟文一路向南,高速兩旁不時閃現的由紅粘土構成
本文是一篇敘述李時珍精神的專論,即嚴謹治學的研究精神,無私奉
重磅樓市利好傳來!剛剛三部門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