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古今蘄談公眾號。熱愛蘄春歷史,關注古今蘄談。) 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丙戌)1歲4月3日,生于成都金玉街三道會館。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己丑),4歲居成都。從江瀚問字。初授《論語》,每次才四五句,方一上口,即能背誦!饵S譜》云:“江先生之父與翔云公有舊,時在蜀中候補,病將歿,以瀚托公,故嘗居公家!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庚寅),5歲居成都。隨父游武侯祠,對祠壁內楹聯過目不忘,一時有“圣童”之目。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辛卯),6歲隨父還居蘄春。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壬辰),7歲居蘄春,作《寄父詩》“父作鹽梅令,家存淡泊風。調合天下計,杼軸任其空!笔悄,王鼎丞見《寄父詩》,即以弱女相許配。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甲午),9歲居家讀書,得父指點。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乙未),10歲居蘄春。讀畢五經及四子書。 ![]() 幼年黃侃與父親黃云鵠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丙申),11歲居蘄春。博覽群書,奠定基礎。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丁酉),12歲隨父到武昌,居數月。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13歲居蘄春,從范晉卿習制藝及文史諸書。10月4日黃云鵠病逝,享年八十。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14歲居蘄春。從黃虬仙學。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5歲居蘄春。仍從黃虬仙受學。是年,讀王夫之《黃書》,始識民族大義,從此立志于反清。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辛丑),16歲居蘄春,考中秀才。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壬寅),17歲至武昌。是年,王夫人來歸。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癸卯),18歲考入湖北省文普通學堂,為第一期學生。黃侃得張之洞指點治學門徑,自述:“予弱冠前承張文襄公(之洞)召見,勖以宜覽《困學紀聞》、《日知錄》,謂可由此窺治學途徑!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甲辰),19歲11月18日,長女黃念容生。黃侃在武昌讀書。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乙已),20歲因與友人密謀覆清之事,被學校除名。后得張之洞之助,赴日本留學。是年,參加同盟會,與汪東訂交。 ![]()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21歲居日本,結識章太炎;作《無題》三首、《洞仙歌》(重過神武門詠荷)。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22歲,居日本。秋,師事章太炎;與劉師培訂交。是年,作《蘄州方言小志》,佳者被章太炎采入《新方言》。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戊申),23歲。2月,生母周孺人病危,慈母田氏電召還家侍疾。是月,章太炎以所著《新方言》為贈,以光大其業相勉勵。5月,《春秋名字解詁補誼》發表于《國粹學報》4卷4期。7月8日,生母逝世,享年四十五歲。是年,遭清廷偵緝,再走日本。1909年(清宣統元年,己酉),24歲。1月20日,長子念華生。3月3日,與錢玄同初次見面,談論學問。1910年(清宣統二年,庚戌),25歲。秋,回國歸里,籌設孝義會,組織反清活動。是年,續居日本從章太炎問學。是年,《學林》在日本出版。是年,撰《在日本移漢學社書》。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26歲。1—6月,春,至河南,為布政使江瀚幕客,并在豫河旅學任國文教員。因在課堂上宣傳革命,不到半年即被解職。7月25日,自河南回到漢口!洞蠼瓐蟆飞玳L詹大悲設宴為之洗塵。酒后黃侃大罵立憲派,認為他們所提出的和平改革方案純屬欺騙。當下提筆為《大江報》撰寫時評——《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7月26日,返回蘄春。同日《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以“奇談”筆名在《大江報》發表。文章因公然號召革命,引起巨大反響。28日湖廣總督瑞澂下令查處《大江報》,“永禁發行”,并將社長詹大悲、總編輯何海鳴逮捕入獄。因此革命同志更加慷慨,排滿浪潮更加高漲。10月,奔走于武昌及鄂東諸縣,謀聚義師。 ![]() 1912年(民國元年,壬子),27歲。2月20日,民社機關報《民聲日報》創刊,出任主編。同月,與柳亞子認識。后將柳亞子拉入《民聲日報》。4月19日,參加南社第六次雅集。柳亞子、黃濱虹、胡樸安、葉楚傖、汪旭初等四十位也參加了此次雅集,其順序是愚園茶話,民影拍照,杏花樓晚宴而散。12月2日,與錢玄同、汪東等聚會。1913年(民國二年,癸丑),28歲。3月8日,與宋教仁相遇,并贈以詩《癸丑二月江行贈宋遯初》。22日宋教仁被暗殺于上海車站,不治身亡。黃侃撰寫《思舊辭》,悼念宋教仁。5月19日,次子念田生。1914年(民國三年,甲寅),29歲3月,離津返滬,專心撰述。1915年(民國四年,乙卯),30歲春,返上海,接家人來京!饵S譜》云:“是年,春,先生奉田太夫人并偕王夫人以下赴北都!4月21日,因患重病,擬辭教職回鄉,學生多次來信相催,故有《復北京大學文科同學書》。8月23日,黃侃抵制袁世凱稱帝。黃侃“與師培善,陽應之,語及半,即瞋目曰‘:如是,請先生一身任之!’遽引退,諸學士皆隨之退。是時微季剛,眾幾不得脫”。是年,在北京大學講授《文選》、《文心雕龍》等課;是年,引導龍榆生走上治學之路。是年,三子黃念楚生。 ![]() 1916年(民國五年,丙辰),31歲6月28日,王夫人卒,享年三十歲。王夫人卒后不久,作《戲為求婚零丁》。是年,在北京大學講授詞學,講稿有《詠懷詩箋》。是年,為北京大學文科國學門出題三道:“九流皆六藝與流裔論”(出自《漢書·藝文志》)、“附辭會義總綱領說”(出自《文心雕龍·附會》)、“《爾雅》以觀于古說”(出自《大戴禮記》)。1917年(民國六年,丁巳),32歲10月14日,三子念楚夭折,葬于法源寺前湖廣義園。17日,作《念楚哀辭》。是年,仍在北京大學任教。1918年(民國七年,戊午),33歲是年,仍在北京大學任教。1919年(民國八年,己未),34歲1月,開始溫習七經。與此同時,開始師事劉師培。9月,離開北京大學,行前有《與友人書》,宣稱“吾儕之責,不徒抱殘守缺,必須啟路通津”。是月,奉母南下,作《南歸賦》(刊于《制言》第六期)。9月16日,抵武昌,作《始達武昌即事言懷》。抵武昌后,有詩寄北京大學文科諸生。是月,任教于武昌高等師范學校。講義有《說文略說》、《聲韻略說》、《爾雅略說》三種。12月27日,懷念故妻,愛憐兒女,作《己未十一月初六夕作示容等》。28日,是日為王夫人生日,有《亡妻生日設祭作》。1921年(民國十年,辛酉),36歲2月,黃焯自蘄春來問學,授以《說文》、《文選》、《文心雕龍》諸書。10月,應山西大學聘。11月10日,攜念田從太原出發,返回武昌。12日,抵達漢口。是年,仍在武昌高師任教。1922年(民國十一年,壬戌)37歲1月1日,擬定全年計劃:一、著手編纂《經典集音長編》;二、治《說文》;三、翻史籍,輯《文章志》;四、繕錄文詩稿。6月3日,田太夫人逝世。30日,寄訃文到金謹庵處。7月13日,與第三任妻子彭欣緗脫離關系。是年,改教武昌中華大學。1923年(民國十二年,癸亥),38歲10月,與同姓女生黃菊英結婚,引起軒然大波。是月,作《無題》,寫新婚之情景。是年,應太虛之邀,至廬山講演。是年,仍授武昌中華大學國文系課。繼續圈點十三經,并治《說文》。1924年(民國十三年,甲子)39歲12月27日,四子黃念祥生。是年,復就武昌師范大學之聘,兼教武昌中華大學。1925年(民國十四年,乙丑)40歲3月12日,孫中山逝世。贈挽聯曰:洪以甲子滅,公于乙丑殂,六十年間成敗異;生襲中山稱,死傍孝陵葬,一匡天下古今同。8月10日,與武昌師范大學校長石瑛沖突。9月26日,離開武昌師范大學,就武昌中華大學之聘。是月,歡宴章太炎于黃鶴樓上。是年,居武昌,兼授武昌師范大學、中華大學兩校課。 ![]() 黃侃書札1926年(民國十五年,丙寅)41歲5月18日,五子黃念慈生。8月22日,中元節后,北伐軍逼近武漢,北方僑居武漢者紛紛運物出城,漢陽門為之堵塞。黃侃因閉門讀書,竟然不知消息。不久吳佩孚大敗于賀勝橋,奔還武昌,黃侃尚無遷居之意,以為北伐軍必不守此孤城。30日,始攜家眷渡長江。9月1日,北伐軍進攻武昌城。攜全家借居漢口避難,委托黃焯看家。10月10日,應吳承仕之邀,就北京師范大學聘,取道南京轉赴北京。10月19日,得黃焯自武昌寄念華書,述危城事及處置書物事。20日,寄黃焯快信。22日,晨赴北京師范大學上課。是年,上半年任教于武昌大學。秋,避難北上,授學于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大學。1927年(民國十六年,丁卯)42歲5月7日,與吳承仕決裂。8月15日,長子黃念華卒于肺病。按:念華性行和厚,能讀父書。黃侃與黃焯書云“:吾以萍浮亂世,百苦備嘗,何意亹禍所鐘,不于其躬,而于其子?自去年七月十八日,加卯后,我便已自等入冥。念欲通書懿親,愬其哀苦,又奚能得。九月初挈眷出關,亦不知何由有此一行!8月30日,次女念惠生。1928年(民國十七年,戊辰)43歲2月16日,離開東北大學。17日,至大連,乘天津丸前往上海。20日,晨抵達上海,孫世揚前來迎接。26日,抵達南京,居大石橋十七號。是月,寫信給黃焯,交代行蹤,并托將武昌之書籍及器具運寧。2月,應第四中山大學之聘。授小學、經術。5月23日,到校上課,第一節課抄魯連止田巴勿談事,第二節課講《詩·召旻》。7月7日,下午,攜妻子出游北湖,作《五月廿日,與妻子泛舟北湖》。18—28日,應江西教育廳長陳禮江之邀,與汪東赴廬山講學。此行往返十一日,得詩三十七首,曾印行《廬山游記及詩》一帙,章太炎作序,汪東作跋。1929年(民國十八年,己巳)44歲1月20日,聞梁啟超逝世,挽之曰:“何晏王弼,罪浮桀紂,卻是過言;壞亂風俗,利口覆邦,蓋有之矣!2月9日,作年終總結:“今年買書甚多,而讀書甚少。所可粗慰心者,!督浀溽屛摹芬贿^;讀《全上古文》、《全漢文》、《全后漢文》、《全三國文》盡,加點;寫《論語》、《孝經》、《爾雅》一通;讀《新唐書》傳一過;抄唐詩三本,此功程之可計者也。其余零星瑣碎,不成條理矣。作詩百余首,略有吟詠之樂耳!4月7日,三女黃念儀生。1930年(民國十九年,庚午)45歲是年,在南京,任教于中央大學,講《三禮通論》。是年,不愿與朱家驊合作,準備辭職。經朱挽留,才表示留任。1931年(民國二十年,辛未)46歲7月3日,六子黃念勤生。8月21日,聞天津、青島相繼淪陷,黃侃正當進食,悲痛而罷。23日,夜與次子黃念田言今日之事,黃侃認為當務之急有三:一、集全國人之力以救國,而不限于一部類,如軍人或某學會或某反日會;二、國人自問己所為足以致亡者,皆宜反;重者,宜自殺以謝天下;三、直接致亡、間接致亡及臨難茍免、及事后卸責,皆應由國人誅之,如遼東官吏、軍人。25日,校中無課,學生因為愛國而廢學。28日,至金陵大學,適逢其教職員開會,黃侃拍案而起,不禁忽發莊言以侵國民黨執政者,當時有國民黨徒起而譏笑黃侃,黃侃怒而呵斥之。是年,在南京,任教于中央大學。 ![]()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壬申)47歲2月4日,抵北京,至十一妹家。5月6日,赴東北大學講學,前后共講六次。9月18日,“九一八”事變一周年,作《書憤》,詩云:慟哭秋風忽一年,誰令遼海陷腥膻?力微難挽沉淵日,劫盡真逢倚杵天。此夜蒼濤掀大地,今時碣石抵窮邊。受生何苦依茲土,欲向蒲龕問宿緣!11月12日,被聘為重慶大學文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2月31日,欲入蜀就重慶大學聘,被中央大學國文系五位代表勸阻。是年,在南京,任教于中央大學。上半年一度避兵北上。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癸酉)48歲1月5日,《中央日報》載山海關三號晚七時失守,其有社評,黃侃閱讀此篇社評,怒不可遏。丁惟汾來訪,縱談時事,相對扼腕。同日,山海關失守,悲憤成詩,作《牡亡》。2月21日,七子黃念寧生。4月25日,日本人寄其《古紐研究》來。黃侃表示此際不屑與日本人論學。是年,在南京,任教于中央大學。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甲戌)49歲2月28日,張繼來訪,稱溥儀為日本之石敬塘,國民政府當更牒倭與列國,并示國人以始終不承認之旨。6月26日,遷入太平門內藍家莊九華村九號新宅。9月22日,收到方授楚無錫教育學院來信,內附太倉唐文治國學館信,邀往講學。是年,在南京,任教于中央大學。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乙亥)50歲1月2日,作《胠篋》。8日,汪東來訪,同赴丁惟汾之招于聚慶樓,坐有張繼、于右任、孟碩、葉楚傖、方覺慧、王子壯。席間,以太炎手書示丁惟汾,且與諸人談迎太炎來講學事。與楚傖言太炎蘇州宅地事。20日,作《十二月十五夕觀月蝕》。2月2日,午后范亭來訪,以偃師近發現篆書《袁安碑》拓本見贈。2月3日,八子黃念平生。4日,作門首春聯:“不知何世,亦愛吾廬!蓖,陳鐘凡、黃文弼、林尹等來拜年。3月28日,丁惟汾來訪,稱國民政府因為章太炎病,擬贈給大洋萬元。3月29日,赴蘇州,探視章太炎。30日,晨游留園、西園。下午與章太炎、丁鼎丞游獅子林。汪東亦至,同游怡園。4月2日,為黃侃五十生辰。章太炎賀聯云:“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裁好著書!秉S侃見有“絕命書”字樣,大為不悅。6月4日,聞倭奴又侜張于北方,不勝感憤。8月24日,傳華北改編教科書,聞之大憤。25日,黃建中來訪,與談華北改編教科書事。黃侃以為教科書乃文化之基礎,豈可任意竄改?10月2日,至金陵大學國學研究班,講史漢文例。4日,至金陵大學,授大學部《說文》及群經選讀。6日,為重陽節。晨起坐籬落間覓句,成《乙亥九日》。午后,與子女散步至雞鳴寺,腹部感到不適,立即返家臥床休息,夜間強起,持螯飲葡萄汁,半夜大困,膈滿腹漲,氣喘心搖,冷汗蒙頭而下,至天曉不能熟眠。7日,晨起,大吐血,念田急往延醫。黃侃方伏案點《唐文粹補編》,扶病將最后二卷圈點完畢。剛一擱筆,又大吐血,連忙臥床休息。適逢訂購《宛委別藏》寄到,又取《桐江集》五冊披覽一過。醫生稱胃中血管已破裂,注射止血藥劑,午后復施注射。至夜,吐血加劇,皆成塊狀,徹夜不能入睡。8日,醫治無效,與世長辭。資料來源司馬朝軍編《黃侃年譜》。 ![]() |
近日“2022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中藥材)品牌聲譽前100位”名單
親愛的家長們、同學們:大家好!為保障同學們安全、平穩、有序返
火樣瑞金紅文/熊啟文一路向南,高速兩旁不時閃現的由紅粘土構成
本文是一篇敘述李時珍精神的專論,即嚴謹治學的研究精神,無私奉
重磅樓市利好傳來!剛剛三部門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